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贫僧80岁的时候,问徒众我有多少钱?他们告诉我有两千多万。我很讶异,怎么会有这么多呢?一个人钱多,在别人是欢喜,在我却是恐惧,所以我就决定把它通通捐出去做公益信托基金。人家说“无官一身轻”,我是“无财一身轻”。我一生的欢喜自在,就是这样得来的。 当然,在佛光山住持这么多年,也在世界上创造这么多的事业,说我完全对金钱胡涂、对金钱没概念,那也不见得。我对于取财之道,也有我“星式”的风格,在此向各位报告: 1我的思想主张,要“储财于信徒”我经常跟出家的弟子说,我们要“储财于信徒”。假如有时候信徒过分的发心,超过他的能力负担以外,我都会叫常住的人把捐款退回去给他。在我的想法是,我要让信徒富有起来,佛教才能富有,信徒不能贫穷。大家要了解,佛教事业需要财富,我们个人要钱没有用。但是信徒需要有钱,因为他要发展事业,他要养家活口。要让佛教的信徒都要富有,他们富有了,佛教才会富有。这是我第一个财富的观念。 2兴办文教事业,要让佛光山“穷”兴办大学、云水书车、医院,送医疗、图书到乡村、山区,办报纸、办电视台等文化、教育事业,办这么多事业是为什么?其目的就是要让佛光山“穷”。贫僧看到历史上,有很多富有的寺院,或是富家子弟,有了钱财以后,都去享受,都去花费,不知道要上进努力,最后惹了很多麻烦。穷苦,才会让人努力奋斗进取,极力去寻找生存的前途。佛陀说,修行人要带三分病,才肯发道心。所以修行也要带一点穷,才知道要向前走。 3珍惜信徒净施的发心我不需要信徒拿许多大钱来捐献,大功德主在佛光山不是没有,只是说,我们之间也像君子之交。但对于那许多供养一百元、两百元的信徒,他们的施舍,我非常的重视。我经常告诫佛光山的徒众们,信徒一百元布施给佛教,那可能是他一整天的菜钱了,也可能是他一整个月薪水里百分之几的收入,他拿最真诚的心捐献给常住,我们能随便不当一回事吗?一个人能“给”比“受”更有意义啊! 4布施要不自苦、不自恼我一直告诉佛光山的徒众,要把信施和个人私有的财务分开。有的人对教育热心,就不要他赞助文化事业;有的人对文化事业热心,就不要让他在教育上再支出;有的人在慈善事业上发心,就让他专心做慈善事业;有的人欢喜法会共修,就让他参与共修。因为分开,大家的负担就不重,他的信仰就不会有压力。重要的是,要让信徒在不自苦、不自悔、不自恼的情况之下欢喜布施。我常说,佛教界的领导人,在领导信徒的时候,要懂得体谅信徒的生活,体贴信徒的辛苦,体会信徒的一切来之不易。 最后,还有一件事跟大家报告,记得佛光山开山之初,有一些出家同道之人到山上来参观,看到前面高屏溪的水一直向外流,就说这个佛光山地理不好,水都流出去了,保不住钱财。但我听了非常欢喜,因为水就是法财,佛法要长流,这是我们的目的,所谓“法水长流五大洲”,不就是我们的愿望吗?因此,我不需要储财,佛法在五大洲流传,佛教还会没有财富吗?人间还会没有幸福安乐吗? 贫僧有话要说定价:68元 从不喜欢贫僧的称呼到自称“贫僧”,毕生奉献佛教,为了佛教、为了众生,不计个人毁誉荣辱,以佛教靠我之信念,将“人间佛教”弘扬到全球五大洲,这样伟大的宗教情操来自哪里?想了解一代高僧星云大师如何做到“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答案尽在《贫僧有话要说》。 新年献礼,AB两款,99元优惠 99元好书送到家,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幸福久久,智慧久久! 贫僧有话要说 + 十种幸福之道 扫码请购贫僧有话要说 + 法相 扫码请购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