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解释了伤口管理中水化(Hydration)和浸渍(Maceration)在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方面的区别,配合真实案例及示意图,形象生动。主要目的是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区别二者和优化伤口治疗。 Hydration-是指组织吸收和保持水分的过程,可以翻译为保湿、补水或水化等。 所有生物过程均需要水,水是维持稳态所必需的(El-Sharkawyetal,)。水是一种通用溶剂,是生命体内化学反应的介质,与其它所有液体的结构均不同。自远古生命弃海上岸以来,维持生命的关键即是水分的保持。没有了水,人类只能存活数日。一旦生物上岸生活,水的吸收的保持就成为其活命的关键。因此,防止水分丧失的屏障的形成(皮肤)成为生命体防止组织脱水干涸的重要机制。水也是维持皮肤健康和正常功能发挥的必要条件(Verdier-SevrainandBonte,)。皮肤受损后须立即启动一系列协调的修复机制以阻止进一步的液体丧失、病原体侵入和功能的重建(Rosinczuketal,)。 一、保湿和伤口愈合过程 水分对于伤口愈合过程非常重要,这一点最早被GeorgeWinter的工作所证实,Winter博士发现暴露于空气中而干燥的伤口愈合很差,但保持湿性环境的伤口愈合很好(Winter,,;WinterandScales,;Bishopetal,)。Winter的研究结果奠定了湿性愈合理论的基础。Winter之后,又出现了大量的实验室、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证据进一步证明了湿性伤口愈合的好处[表1]。因此,伤口诊疗专家完全接受了湿性愈合理念,并进一步发展出了伤口床准备的临床概念(Butcher,;Sibbaldetal,)。伤口床准备是通过对伤口的管理来加速内生性愈合(Endogenoushealing)或加强其它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它要求临床医师不断优化伤口床愈合条件以便确保伤口的正常愈合(DeethandGrothier,;Snyderetal,)。 然而,人们常会因为实践中观察到的现实情况对保湿促进伤口愈合的优点产生怀疑,例如在慢性伤口中,湿性环境常伴随明显的炎症反应、以及过高水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导致伤口及周围皮肤发生浸渍和妨碍愈合过程。因此,对于伤口管理人员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液体过多”本身并不是皮肤损伤的原因,液体中的成分或内容才是元凶(CuttingandWhite,;Ripponetal,)。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二者的区别。 二、伤口及周围皮肤水化与浸渍 自创伤发生开始,伤口即浸浴在伤口渗液中,而渗液中含有很多可以促进伤口正常愈合过程的成分,包括水、电解质、营养物质、炎症介质、白细胞、蛋白消化酶(如MMPs)、生长因子、及废弃产物(Schultzetal,)。伤口中的水含量对于伤口愈合非常重要,是影响伤口愈合最重要的单一外部因素(AtiyehandHayek,)。表1列举了到目前为止支持湿性愈合的证据。 伤口愈合和浸渍 在慢性伤口中,渗液似乎起到了有害的作用,其成分妨害了伤口愈合。例如,MMPs(GibsonandSchultz,;Caleyetal,)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McCarty,;McDaniel,)的过量产生导致了蛋白质降解,同时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延长了炎症期,从而损害了伤口愈合;伤口中过多的水分和生化环境导致了浸渍的出现,不仅危害很大而且是伤口管理的一大挑战。 水化(Hydration,水分的吸收和保持)与浸渍(Maceration)有很大区别,前者有益且促进愈合,后者则危害愈合。然而,两者的临床表现却颇为相似。表2比较了两者对愈合的作用和影响。 伤口管理中湿度管理(主要针对渗液)至关重要,尤其是管理其对愈合的潜在危害方面(Chamanga,)。因此,在维持湿性环境以促进愈合和阻止渗液损害愈合(浸渍)之间取得平衡很关键(Jones,)。为达此目的,先进伤口敷料专门设计用于渗液管理和保护组织免受具有破坏性的伤口渗液的危害(Sibbaldetal,;Vasconcelos,;Wiegand,;EdwardsandCaston-Pierre,)。 然而,并不是所有伤口敷料都能有效管理渗液和防止浸渍。图1-4展示了使用新型水活性伤口敷料(Hydro-responsivewounddressing,HRWD)[a]和传统功能性敷料如泡沫、水胶体或亲水纤维敷料[b]治疗伤口的结果对比。前者即保赫曼集团的HydroClean?plus(即德湿威的新版,目前在国内还未上市),凭借其独特的冲洗-吸收联合机制创造理想的湿性伤口环境,有效促进自溶性清创和减少有害渗液成分,如MMPs;该敷料可以在伤口上连续使用3天,其内核所Ringer’s液持续对伤口床进行冲洗,并吸收细菌、坏死组织、纤维素等妨害伤口愈合的物质,从而为伤口愈合创造良好环境。所附图示可以帮助临床医师了解和区分水化和浸渍。 三、结语 伤口诊疗人员须能够识别和区分伤口周围浸渍与正常的“水化”以便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新生的上皮组织可能会轻易被误认为浸渍,因为其常表现为伤口边缘的苍白的组织。因此,临床人员当怀疑出现浸渍时须考虑其环境背景(伤口整体情况),以便作出准确的判断。希望本文所列的临床案例和示意图能帮助大家掌握如何区别浸渍和水化。 如需原文,
|